茶,源于中国,传播于世界

发布时间:2024-09-14 来源:中国茶文化研究院 作者:研究院 阅读量:

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传说,是《大英百科全书》里面记载的“达摩禅定”的故事。传说六朝时期达摩自印度来到中国,立下九年面壁禅定的誓言,前三年达摩如愿以偿,但终因体力不支以至于熟睡,醒来后达摩怒极割睑。不料被割下的眼皮竟生出小树,枝叶繁茂,将树叶置于热水中浸泡,可饮,且消睡。最终达摩兑现了九年禅定的誓言。这个传说暗喻了茶具有提神的功效,非常符合茶的药用价值,但是故事年代发生在六朝,时间太短,不符合事实。

与茶叶发现和发展有关的重要人物,其一为神农,另一个则是陆羽。有这么一句话“自从陆羽生人间,人间相学事新茶”,所以今天茶学系的存在可能也是陆羽的功劳。唐时,陆羽《茶经》问世。《茶经》(图1-20)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、最完整、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,被誉为“茶叶百科全书”,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、源流、现状、技术以及饮茶技艺、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,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,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,标志着中国茶科学的形成。《茶经》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,探讨了饮茶艺术,把儒、道、佛三教融入饮茶中,首创中国茶道精神。就是陆羽《茶经》问世以后,人们才把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,所以他对茶的贡献非常大,被称为“茶圣”。

《茶经》的问世,也慢慢地使我们从物质层面的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,转移到精神层面琴、棋、书、画、诗、酒、茶,茶也慢慢地成为一种精神饮料。客来敬茶、以茶待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礼俗和风尚,已成为社交上的礼仪。

因此,我们发现,茶叶在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过程中,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为药用,第二个阶段为菜食,第三个阶段用于汤煮,第四个阶段才是现在流行的冲泡品饮。不过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好茶客喜欢返璞归真,体验以前的茶叶使用方法,不断体验这四个阶段带来的乐趣。

关于中国最早栽培茶树的人,有文字记载的是吴理真。吴理真,西汉严道(今四川省雅安名山县)人,号甘露道人,约公元前200—前153年间,家住蒙顶山之麓,道家学派人物,先后主持蒙顶山各观院。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,被称为蒙顶山茶祖、茶道大师、“甘露大师”。

总的来说,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”。兴于唐,盛于宋,元明清百花齐放,盛极一时。如今茶叶更是被推为国饮。中国的茶类之多、饮茶之盛、茶艺之精妙,堪称世界之最。

茶与茶饮

茶,源于中国,传播于世界。茶是世界性饮料。现在全世界五大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喝茶习惯,有150个国家和地区要进口茶叶,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茶叶,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出口茶叶,所以茶叶遍布五大洲。茶叶消费人群庞大。现在每天喝茶的人有30多亿,占了世界人口一半左右,全世界一天喝茶超过30亿杯。可以这么说,茶叶行业举世瞩目,几千年来经久不衰。茶,是人们“一日不可无之物”。开门七件事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。在中国现在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,像青海、西藏、新疆这一带,很多人还“宁可三日不吃饭,不可一天不喝茶”。茶不仅是一种饮料,更多的是一种清静、静心的精神象征。历经千年,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。

欧美人士其实对茶的理解也非常好。他们觉得茶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智慧的饮料,对思考问题、进行写作乃至朋友间交谈随时保持良好的气氛都有帮助。但是他们对中国茶有误解,他们觉得中国茶功能非常好,但不好喝。为什么不好喝?因为我们卖给他们的茶叶都是比较便宜的茶叶。所有的农产品都是好的外销,差的自用,只有茶叶相反——好的自用,差的外销。他们对茶叶好坏的评价标准是根据茶里面的理化成分,我们是根据茶叶评审,他们觉得5 000块的茶叶跟5块的茶叶理化成分相差不是很大,所以他们宁可买5块钱的茶叶。现在中国有1/4的茶叶是出口的,但平均价格只有两个多美金一公斤。所以将来我们出口希望能够把相对好的茶叶介绍给外国人,那么我们的茶叶效益会更大。

 

标签:中国 传播